2008年,科技处在学院党委行政的领导下,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认真贯彻以就业为导向、以服务为宗旨、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,落实我院《关于加强产学研结合的指导意见》、《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的意见》等文件精神,扎实工作、开拓进取,使我院教研、科研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。
切实开展了教研、科研项目的实施、指导、管理和监督工作。
1、协助教务处加强教研项目的立项建设和管理,检查建设进度,组织评审验收。本年度,协助教务处组织完成了8个院级精品课程和4个院级精品专业、3个新建专业的立项工作。经过近一年的建设,《建筑力学》、《建筑制图与识图》、《建筑施工技术》、《道路勘测设计》、《水处理工程技术》、《建筑工程定额与概预算》、《计算机应用基础》七门课程达到了院级精品课程要求,在评审通过后被授予“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”称号;《工程测量》课继续按院级精品课程建设;《建筑工程技术》、《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》、《给排水工程技术》、《工程造价》四个专业达到了院级精品专业要求,在评估通过后被授予“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精品专业”称号;《工程测量技术》、《工程监理》、《物业管理》专业继续按新建专业建设。对在建项目,科技处经常检查、指导。
2、本年度,科技处组织建设了学院精品课程网站和精品专业网站,并组织了院级精品课程资源和精品专业资源的上网工作。现在,七个院级精品课程、四个院级精品专业的资源均已实现上网。
3、科技处对学院教师以前参与或主持的科研项目进行了收集整理。近年来,我院教师参与科研项目8项,主持科研项目3项,刘福玲老师的发明《新型锅炉给煤中断报警装置》获国家专利。截至目前,我院教师参与或主持的项目结题8项,在研3项,有9人次获科学技术进步奖。
本年度,我院教师参与的科研项目有三项结题,其中刘亚龙老师在参与的科研项目《支档结构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及其在黄土地区的应用》、《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控制过程中关键技术研究》中分别获得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。
1、科技处积极进行协调管理,使教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快速运用于教学实践,推进了教学改革的发展。
2、加强与建设行业的联系,鼓励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,解决生产中的问题,达到了服务社会和锻炼教师的双重目的。
认真筹备,精心组织,组织了各项学术活动,做到了有特色、有创新、有成效,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。
1、组织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会。本年度,科技处共组织学术讲座3次。
2、继续加强与教育厅、建设厅以及各高校、企业和研究所的沟通联络,通过参加各类学术团体等形式,构建学院科技交流平台。
3、加强对外学习交流。本年度,以迎评促建为契机,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、参会,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。
4、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类国家级、省级及市级科技竞赛活动。近年来,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了2007年甘肃省高职高专院(校)首届工程测量大赛等竞赛活动。本年度,组织学生参加了甘肃省首届大学生运动会、甘肃省高职高专院(校)首届电工电子技术技能竞赛等竞赛活动,成绩优异。
近年来,学院教师共主持、参与编写教材17部,其中已出版7部,自编使用10部,已出版教材中, 3部为高职高专规划教材,1部为十一五规划教材。本年度,我院教师共参与、自编教材3部。这些教材已运用于我院教学,效果良好。
近年来,学院教师积极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,并多次获奖。近两年,我院教师共发表论文120多篇。
科技处通过制度建设、组织人员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、培训学习等活动,提高了教研、科研管理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,加强了服务意识,完善了工作程序,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。
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,使学院的教研、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呈现出了良好的上升趋势。但是,也应该清醒地看到,教研、科研工作的开展与学院教学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,与学院《教研、科研发展规划》制定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,营造良好的教研、科研环境,改善教研、科研条件,凸现教研、科研特色,增强教研、科研实力的目标和任务还十分艰巨,还需要坚持努力工作,不断求真务实、开拓创新。